小学数学案例,通过分苹果游戏学习除法

小学数学案例,通过分苹果游戏学习除法

一年级主任 2025-01-04 学校通知 130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们既感兴趣又有效地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是每位教师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将通过一个生动的“分苹果”游戏案例,探讨如何利用实际生活场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深刻理解除法这一基础而重要的数学概念。

引入情境:家庭聚会上的“分苹果”

想象一个周末的家庭聚会,小明家邀请了几个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为了招待小客人,妈妈准备了一篮子鲜红的苹果,共20个,小明兴奋地承担起分发苹果的任务,他想知道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同时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同数量的苹果,这时,除法这个概念自然而然地引入了课堂。

教学目标与准备

教学目标:通过“分苹果”游戏,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意义,即“将一个数(被除数)按照另一个数(除数)的等份进行分配”,并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和计算。

教学准备:准备20个实物苹果(或使用图片、模型代替),以及相应的多媒体教具或黑板画图工具来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

小学数学案例,通过分苹果游戏学习除法

1、情境导入:教师先描述上述家庭聚会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小明如何公平地分配苹果给每位小朋友。

2、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如果小明想让每个小朋友得到相同数量的苹果,他应该怎么分?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这自然引出了除法的问题:20 ÷ 4 = ?(假设有4个小朋友)。

3、动手操作: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每人代表一个小朋友,尝试将20个苹果平均分配到4个“小朋友”的盘子里,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个盘子里的苹果数量是相同的。

4、数学表达:在操作后,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这一过程:20 ÷ 4 = 5,解释“20”是被除数,表示总共有20个苹果;“4”是除数,表示有4个小朋友;“5”是商,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5个苹果。

5、变化情境: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可以改变条件,比如有8个小朋友或12个苹果等,让学生再次进行分配和计算,进一步巩固除法的概念。

6、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分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师总结除法的定义、算式结构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案例,通过分苹果游戏学习除法

教学效果与反馈

通过“分苹果”游戏,学生们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

增强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中,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促进主动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加深理解记忆:实际操作加深了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比单纯听讲或做题更为深刻。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游戏中面对“如何公平分配”的挑战时,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数学思维去思考和解决。

小学数学案例,通过分苹果游戏学习除法

拓展应用与延伸思考

除了“分苹果”,教师还可以设计更多类似的日常生活场景案例,如“分糖果”、“切蛋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不同情境下的除法应用,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如计算每桌的餐具数量、班级分组等,以此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苹果”游戏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案例,它展示了如何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来自安宁小学,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案例,通过分苹果游戏学习除法》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