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作为这一过程的关键实施者——中小学教师,其职业行为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社会的进步乃至国家的未来,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颁布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教师们树立了明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旨在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一、坚定政治方向,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首当其冲的是“坚定政治方向”,教师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将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用实际行动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
二、自觉爱国守法,做学生遵纪守法的表率
“自觉爱国守法”是每位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法治观念,更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传播优秀文化,做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者
“传播优秀文化”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将优秀文化的精髓融入教学之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经典诵读、文化交流等,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尊重并学习其他文化的长处,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未来人才。
四、潜心教书育人,做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者
“潜心教书育人”强调教师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待每一堂课,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五、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和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坚强后盾。
六、加强安全防范,做校园安全的维护者
“加强安全防范”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教师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应积极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七、坚持言行雅正,做学生品德修养的示范者
“坚持言行雅正”要求教师注重自身言行举止的文明得体,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用自身的正能量感染和激励学生。
八、秉持公平诚信,做学生诚信风尚的引领者
“秉持公平诚信”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评价学生时,教师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平无私的原则,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位学生;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中,教师应恪守学术诚信和职业道德规范,以实际行动引领学生树立诚信风尚。
九、坚守廉洁自律,做清正廉洁的践行者
“坚守廉洁自律”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拒绝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和有损教师形象的不当利益,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为支撑,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维护教育的纯洁性和公信力。
十、锤炼终身学习,做教育创新的推动者
“锤炼终身学习”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应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行为指南和价值导向,每一位教师都应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无私的爱心去影响和塑造每一个年轻的心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