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们的成长旅程中,小学阶段是梦想萌芽、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设计了一场以“梦想启航,未来在我手”为主题的小学主题班会,这次班会旨在通过一系列互动、体验式活动,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到,每个人的未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梦想则是引领他们前行的灯塔。
一、班会准备阶段
目标设定:明确班会目标为激发孩子们的梦想意识,鼓励他们设定个人目标,并学习如何通过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材料准备:制作“梦想之舟”手工材料(如彩纸、彩笔、胶水等)、梦想墙背景布、小奖品(如梦想之星贴纸)、PPT演示文稿等。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梦想港湾”,墙上挂满孩子们的梦想宣言和家庭成员的支持信,营造温馨而鼓舞人心的氛围。
分组安排: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性格特点,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活动。
二、班会流程设计
1. 开场白与热身活动(约10分钟)
主持人开场:以一段富有启发性的演讲拉开序幕,强调“梦想”的重要性,并邀请每位孩子分享自己心中的一个梦想。
热身游戏“梦想大转盘”:利用一个装有各种职业图片的转盘,孩子们转动后抽取图片并简短介绍该职业的魅力及为何想成为此职业。
2. 梦想工作坊(约30分钟)
“梦想之舟”制作:孩子们在小组内合作,用彩纸、彩笔等材料制作代表自己梦想的“梦想之舟”,过程中,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让“小船”更坚固、更美丽,象征着在追梦路上需要坚持与创意。
分享与展示: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梦想之舟”,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悟和未来想要实现的梦想。
3. 专家讲座/视频分享(约20分钟)
- 邀请一位在特定领域有成就的校友或社会人士通过视频连线或提前录制的视频,分享他们的追梦故事和成功经验,这不仅能激励孩子们,还能让他们了解到实现梦想所需的努力与坚持。
4. 小组讨论与计划制定(约25分钟)
小组讨论:各组围绕“如何让我的梦想成为现实”展开讨论,包括需要学习的技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等。
制定行动计划:每个孩子根据讨论结果制定个人行动计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
5. 梦想墙仪式(约10分钟)
- 在教室的一侧设立“梦想墙”,孩子们将自己的梦想宣言和行动计划贴在墙上,同时邀请家长或老师写下鼓励的话语作为支持,这一环节旨在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力量和家校共育的温暖。
6. 总结与展望(约10分钟)
班主任总结:回顾班会亮点,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梦想的主宰,鼓励大家勇敢追梦、不懈努力。
集体宣誓:全体师生共同举起右手,进行“追梦宣言”宣誓仪式,表达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三、后续跟进与评估
定期检查:班主任定期检查孩子们的行动计划执行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成果展示:每学期末举办一次“梦想成果展”,展示孩子们在追梦过程中的进步和成就,增强其成就感与自信心。
家长反馈:通过家长会或家校联系平台收集家长对孩子追梦过程的观察与反馈,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循环。
通过这样一场精心设计的主题班会,“梦想启航,未来在我手”不仅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追梦的种子,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用实际行动去浇灌这颗种子,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的梦想之旅保驾护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